9月23日下午,天津市第四中学校长杜惠荣应邀莅临地理学部,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学科教与学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地理学部教学副部长胡蓓蓓教授主持,学部师生近200人参加学习交流。
报告立足新课标设置宗旨,聚焦“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系统阐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转型、课程体系重构与课堂教学实施路径,为高校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教学改革及一线教学实践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四中经验”。

杜惠荣校长指出,传统地理教学偏重知识传授,而核心素养时代则更加注重能力培育。她以“评价煤炭分布与经济格局关系”为案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运用,实现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课堂转型;以“长江流域”为案例,阐述大单元重组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图景;以“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因素”为案例,介绍地图叠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杜校长用丰富灵活的案例,展示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教学从传统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与知识深度整合转变的创新路径,并着重指出,课程建设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环节,必须秉持“课程先于课堂”的理念。基于此理念,杜惠荣介绍了天津市第四中学精心构建“统编基础—素质拓展—体验实践—创新拔尖”四级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成功经验,以及积极推动新老教师形成“科研—经验”互补型团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新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共同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策略。

“地理教育不应止步于培养‘行走的百科全书’,更要塑造能够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思考者与行动者。”在交流环节,参会师生积极提问,与杜校长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报告既有理论引领,又具实践指导意义,为地理学部进一步优化地理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胡蓓蓓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讲座是地理学部持续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强化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环节。未来,学部将继续加强与一线名校的教研合作,将前沿教育理念有效融入课程设计与课堂实践,不断提升地理专业师范人才的培养质量。

【杜惠荣简介】
杜惠荣,现任天津市第四中学校长,兼任河西区政府责任督学、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曾获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教师等荣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市级教研项目,主编专著一部,发表及获奖论文30余篇。长期承担“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任务,并在多地开展校长及骨干教师跟岗指导工作,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管理与地理教学研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