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传来喜讯,地理学部在2025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中取得新突破,共获批国家基金11项,经费总计437万元。这一佳绩不仅彰显了我地理学部在科研创新方面已有领域的继续深耕,更展现了青年科研力量的快速成长。学校科技处和社科处的大力支持以及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为我校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序号 |
申报人 |
项目名称 |
申报类别 |
经费 (万元) |
1 |
孟广文 |
中国自由经济区到“一带一路”海外园区:理论与实践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
53 |
2 |
郑丽芝 |
河口咸淡水交替对潜流带交换的影响机理与模拟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
51 |
3 |
曹永强 |
产业结构优化视角下“水-土-能-碳”关联系统互馈机制与协同安全调控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
50 |
4 |
郝永红 |
中国北方岩溶泉水流量的机器学习模型:从数据生成、注意力机制到迁移学习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
49 |
5 |
王义东 |
盐碱对渤海湾西岸土壤有机质分子组成的影响解析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
48 |
6 |
王淑芳 |
地缘风险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韧性的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
46 |
7 |
李肖杨 |
黄河中游植被恢复对干旱的陆气耦合反馈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 |
30 |
8 |
李强 |
滨海盐沼氨基糖-球囊霉素协同固碳的矿物-有机质互作机制 |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 |
30 |
9 |
任河 |
紫花苜蓿冠层光谱与温度信息协同复垦煤矸石山自然风险识别 |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 |
30 |
10 |
杨建华 |
复合高温干旱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的动态致灾机制与影响阈值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 |
30 |
11 |
齐宏纲 |
我国高水平科技人才多阶段流动的影响机理及其成长效应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20 |
近年来,地理学部高度重视科研组织和申报工作,学部领导和学科带头人提前谋划,认真准备,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科研环境,积极搭建科研平台,鼓励师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基金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国家基金项目的获批,是地理学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学部在科研创新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未来,地理学部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校地理学科发展和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